多倫多Jane夾Finch街區是危險之地?|大紀元多倫多

2024-11-26 | 星期二

多倫多Jane夾Finch街區是危險之地?


【大紀元2013年09月11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王岳多倫多編譯報導)Grandravine博士可容納200人的封閉庭院中擠滿了人。母親們首先唱起了聖歌。兒童、青少年和成年人都穿著寫有「R.I.P.」T恤。他們正在為兩個被殺的青少年呼籲,希望他們的聲音可以劃破沉默,喚起人們的關注。

據《多倫多星報》報導,在這個Jane街和Finch街交界的社區中,今年四個分別是15歲、15歲、16歲和15歲的年輕人慘遭槍殺。自從六年前15歲的Jordan Manners被槍殺至今,這一地區已經發生了10起針對19歲以下的青年的兇殺案。這一數字是其它地區的2倍多。那令人不安的氣氛,加上警方表示最近的暴力上升趨勢與幫派組織有關,使得Jane和Finch街交界的社區再度成為青少年最危險的地方。

「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權利在下午1點30,能夠安全的走在街上或訪問他們的朋友。」O'She Doyles-Whyte的母親斯蒂芬妮‧懷特在上週三為她16歲的兒子守夜時說。

Doyles-Whyte與他15歲的朋友Kwame Duodu在8月23日下午被槍殺。「我不得不擔心,當我其他的兩個孩子走出家門時,…他們可能再也不回來。這是我不得不面對的一種恐懼。」斯蒂芬妮‧懷特說。

「出來混」有他們自己的規矩

德文‧瓊斯,是Jane—Finch社區的一名中學教師。她說危險的是這裡的青年們已經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幫派規矩,並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深陷其中。而且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Jane夾Finch社區。自2007年以來,多倫多已經另有72名年齡在11和19的青年人被殺害,他們幾乎全都死於槍支暴力。如果包括那些20歲和21年輕人,這一總數擴大到105人。

「在街頭混,他們的年齡是15歲,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15歲,」瓊斯說,「青年問題是很複雜的……太多孩子們被陷入其中。而一旦他們陷到那裏,往往難以自拔,以後也只有警方能處理他們了。」

槍殺案受害者的平均年齡在1995年達到最高為39歲,在過去5年內下降至20歲中間。受害者的平均年齡的數字在波動,趨向於下降幾年後,又再有升高的趨勢。在2007年槍殺案受害者平均年齡是29歲,之後3年為24歲,但在2011年又升到26歲。

多倫多大學犯罪學教授杜布(Anthony Doob)表示,雖然民間證據可能會顯示青少年槍殺死亡人數在增加,但實際情況應減少這種恐懼感。杜布說:「從星報提供的數據看,很年輕的槍殺案受害者很少。因此,有少量案件發生時,會令我們覺得它是一種趨勢,不過,實際上,有可能只是獨立發生的、沒有時間性的事件。」

在2008年5月到9月間是犯罪的高峰期,歸屬多倫多警局51分局管轄的約克郡Jane-Finch街區被多倫多反暴力策略小組(Toronto Anti-Violence Intervention Strategy,簡稱TAVIS)選為額外幫扶地區。據有關數據統計,2004年到2008年的5月到9月犯罪高峰期,在Jane-Finch街區發生了196起搶劫。

雖然通過一系列警務和社區活動,使得該區的犯罪率有所下降,但是大多數從事社會學研究的人們認為:沒有包括住房、醫療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社會全面發展,就永遠不會永久性地減少暴力犯罪。◇

(責任編輯:文鳳)